※顺便看看黄历※
今日推荐
城市心情
论坛专题
论坛签到
社区图吧
用户中心
帮助中心
立即注册。已有帐号? 登录或使用QQ登录微信登录新浪微博登录
不知从何时起,老年人也成了电信诈骗案的主角。老年人风险意识不强,容易受到怂恿鼓动,一旦踏进骗子的局,就成了待割的韭菜。
近日,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部署会召开。会议强调,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坚持宣传教育、依法打击、整治规范“三箭齐发”,依法严惩养老诈骗违法犯罪,延伸治理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涉诈乱象问题,为广大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营造良好社会环境。
为此,仙游警方收集整理常见的诈骗手段,提醒老年群众,在遇到类似“天上掉馅饼”的“好事”时,一定要多个心眼。
1.冒充“爱孙”诈骗
骗子抓住年轻人与老人生活联系不密切的特性,通过电话或盗用微信头像昵称,冒充老人的“爱孙”。在取得老人信任后,谎称“遇到事故”“被警方拘留”等紧急事件,让老人赶紧转账,电话中时不时传来救护车、警车等声音,营造紧张气氛,老人更信以为真。
防骗小贴士
2.投资理财类诈骗
骗子抓住老年人对投资理财并不了解的特点,以“高收益”“零风险”等作为诱饵,等时机成熟,就怂恿他们投资“理财产品”。在骗子的忽悠下,有些老人甚至把攒了几十年的积蓄都“投资”了出去。
3.冒充公检法诈骗
骗子利用部分老年人不了解法律的特点,冒充"公检法"等国家工作人员,吓唬老年人称其涉嫌犯罪。为了证明清白,老人就根据骗子提示,将自己的钱转到所谓的“安全账户”接受调查,结果被骗。
4.***类诈骗
骗子利用老年人渴望健康或急于治病的心理,通过免费检查治疗的方式对老年人进行洗脑,哄骗老年人购买包治百病的“神药”。实际上这些所谓“神药”可能是一些没有实际功效的***,轻则损失钱财,重则延误病情。
5.中奖类诈骗
购物平台打电话称“中奖了”,成为了幸运观众,骗子会要求你先缴纳“个人所得税”、“公证费”等,实际上就是骗钱!
警方提醒
1
老年人在面对形形色色的骗术时,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,打消“用小钱赚大钱”“吃小亏占大便宜”或“不劳而获”的念头。
2
提高防骗意识,平时应多关注主流新闻媒体、社区宣传栏、横幅标语等,了解当前多发的电信诈骗手段,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辨别能力。
3
子女也要多给老年人一些耐心和陪伴,向他们普及反电信诈骗知识,提高他们的防骗意识。
来源:仙游公安
下载APP 随时随地回帖
注意:视频地址非网站地址,支持优酷、土豆、搜狐、乐视等视频网站提供的视频地址
旺旺狗
兔斯基
蘑菇
悠嘻猴
土豆
猪猪
QQ
洋葱头
唛哩轰
喜洋洋